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是由中科院资深院士徐采栋等于1958年组织筹建工学专业之一,是贵州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之一,1990年获硕士授予权,是我省唯一的工学硕士授权单位,本学科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本学科主要以铝、钛等有色金属冶金及有色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理论和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设有贵州省特色资源综合提取理论与技术、稀土增值冶金新技术、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冶金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方向,在氧化铝生产工艺和铝电解节能技术、铝电解惰性电极、钛冶金、新型铝合金制备技术、多金属复合矿资源和二次资源综合提取理论与技术、稀土金属及合金制备技术、稀土硅化物合金在钢铁中的应用研究、泡沫铝合金材料制备等技术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是我省有色金属冶金领域最重要的人才、科研和学术交流基地。 本学科点拥有冶金实验中心,下设物理化学实验室、重冶实验室、轻冶实验室、动力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近千万元。“十五”以来本学科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有色工业协会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7名,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师资力量雄厚,并且已经聘请中科院资深院士徐采栋、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刘业翔担任本专业名誉教授。
本学科先后与中铝公司贵州分公司、中铝公司广西分公司、首都钢铁集团公司、江西铜业、江西萍钢、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贵州冶金设计研究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大型、重点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十五”以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两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