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通专兼备,知行合一,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材料、机械、航空航天、冶金、汽车等相关行业,从事金属材料相关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 年后,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实践的锻炼,能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 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道德情操、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成分-结构-工艺-性能”四要素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3) 具备扎实的金属材料工程基础,能分析解决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材料设计、工艺创新、设备开发、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4) 具备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5) 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开拓国际视野,适应行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4年的本科学习,毕业时应达到如下12条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金属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了解材料科学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金属材料和部件,以及金属材料制备、加工、生产等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金属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金属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金属材料工程实践和金属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金属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 工学(08)
2.专业类: 材料类(0804)
四、核心课程
材料物理化学1、材料科学基础(上)、材料科学基础(下)、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材料分析方法、材料成型理论基础
五、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材料科学导论
研究型课程: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能
讨论型课程:材料科学进展、失效分析
六、计划学制: 4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6.5+6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九、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6学分
1) 思想政治类 15(3)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3001010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1)  | 一  | 秋冬  | 
30010101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一  | 春夏  | 
30010101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一  | 春夏  | 
30010101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 3  | 二  | 秋冬  | 
30010101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 2(2)  | 二  | 小学期  | 
3001010106  | 贵州省情  | 1  | 一  | 小学期  | 
3001020107  | 形势与政策  | 1  | 二  | 小学期  | 
2) 军事体育类 6(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3302110001  |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 2(1)  | 一  | 小学期  | 
3002010311  | 体育1  | 1(1)  | 一  | 秋冬  | 
3002010312  | 体育2  | 1(1)  | 一  | 春夏  | 
3002010313  | 体育3  | 1(1)  | 二  | 秋冬  | 
3002010314  | 体育4  | 1(1)  | 二  | 春夏  | 
3) 外语类 (非英语专业) 12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0502010201  | 大学英语1  | 3  | 一  | 秋冬  | 
0502010222  | 大学英语2  | 3  | 一  | 春夏  | 
0502010223  | 大学英语3  | 3  | 二  | 秋冬  | 
0502010204  | 大学英语4  | 3  | 二  | 春夏  | 
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大学德语、大学俄语等系列课程。
4) 计算机类(非计算机、信息专业) 3(1.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TC806109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1.5)  | 一  | 全年  | 
TC80620816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  | 3(1.5)  | 一  | 全年  | 
学生也可选择修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各专业相同或更高学分的计算机类课程。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学生可申请免修该模块的学分。
5) 通识拓展课程 10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下面几类课程中修读规定的学分:
1)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2)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3)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4)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5)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6)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所选课程名称及学分数详见学校通识拓展课程选课模块。学生在各类课程中至少修读10个学分,其中至少应在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课程中选择1个学分。
2、学科大类课程 46.5学分
1 ) 必修课程 37.5(5.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0701010601  | 高等数学1-1  | 4  | 一  | 秋冬  | 
0701010602  | 高等数学1-2  | 5  | 一  | 春夏  | 
0701010615  | 大学物理1-1  | 3.5  | 一  | 春夏  | 
0701010616  | 大学物理1-2  | 3.5  | 二  | 秋冬  | 
0811010420  | 大学化学1  | 3(1)  | 一  | 秋冬  | 
0803041610  | 机械制图(少学时)  | 3.5(0.5)  | 一  | 秋冬  | 
1600040802  | 电工学(3)  | 3  | 一  | 春夏  | 
08040311am  | 电工实验1-1  | 0.5(0.5)  | 一  | 春夏  | 
0701010610  | 工程数学1  | 5  | 二  | 秋冬  | 
0701020601  | 大学物理实验(Ⅰ)  | 3(3)  | 二  | 春夏  | 
1400031153  | 材料类专业认知  | 0.5  | 一  | 小学期  | 
0803041611  | 机械设计基础  | 3(0.5)  | 三  | 秋冬  | 
2) 选修课程 最低选修 9 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1800031210  | 理论力学  | 4  | 二  | 秋冬  | 
1800031206  | 材料力学(中)  | 4  | 二  | 春夏  | 
0807041551  | 弹性力学  | 3.5  | 三  | 秋冬  | 
0802031260  | 热工仪表及自动化  | 2  | 三  | 秋冬  | 
08061019043  |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 3(1.5)  | 二  | 春夏  | 
1800031202  | 工程力学  | 4  | 二  | 秋冬  | 
固体物理  | 3  | 二  | 秋冬  | 
3、专业课程 61学分
1 ) 必修课程 25.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1400041351  | 材料物理化学1  | 4.5  | 二  | 春夏  | 
1400041362  | 材料科学基础(上)  | 4  | 二  | 春夏  | 
1400041363  | 材料科学基础(下)  | 3  | 三  | 秋冬  | 
0802041303  | 材料力学性能  | 3  | 三  | 春夏  | 
1400041402  | 材料分析方法  | 3  | 三  | 春夏  | 
1400041401  |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 4  | 三  | 秋冬  | 
0802041412  | 材料成型理论基础  | 4  | 三  | 秋冬  | 
2) 选修课程 在以下课程中最低选修 12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0802041526  | 材料科学导论(双语)  | 2  | 三  | 秋冬  | 
1400041496  | 现代材料制备技术  | 2  | 三  | 秋冬  | 
0802041410  | 热加工装备设计  | 1.5  | 三  | 春夏  | 
0802041423  | 材料成型工艺  | 2.5  | 三  | 春夏  | 
1400041473  | 轧制工艺学  | 2  | 三  | 春夏  | 
1400041497  | 热加工测量与控制技术  | 2  | 三  | 春夏  | 
1400041498  | 塑性成形数值模拟技术  | 2  | 三  | 春夏  | 
1400041451  | 表面工程技术  | 2  | 三  | 春夏  | 
1400041499  | 挤压与拉拨  | 2  | 四  | 秋冬  | 
1400041449  | 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  | 2  | 四  | 秋冬  | 
0802041409  | 失效分析  | 1.5  | 四  | 秋冬  | 
0802041408  | 金属材料学  | 2  | 四  | 秋冬  | 
0802041531  | 热处理新技术  | 2  | 四  | 秋冬  | 
1400041448  | 模具材料  | 2  | 四  | 秋冬  | 
1400041447  | 锻压设备与工艺  | 2  | 四  | 秋冬  | 
0802041404  | 材料腐蚀与防护  | 四  | 秋冬  | |
0802041405  | 材料物理性能  | 1.5  | 四  | 秋冬  | 
1400041445  | 金属材料专业英语  | 四  | 秋冬  | |
1400041446  | 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检测  | 四  | 秋冬  |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2  | 四  | 秋冬  | |
1400041510  | 技术经济学  | 2  | 四  | 秋冬  | 
3 ) 实践教学环节 15.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0803041536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2(2)  | 三  | 秋冬  | 
1400051651  | 材料物理化学实验  | 0.5(0.5)  | 二  | 秋冬  | 
0802051651  | 材料专题实验1  | 1(1)  | 二  | 春夏  | 
0802051652  | 材料专题实验2  | 1.5(1.5)  | 三  | 秋冬  | 
0802051653  | 材料专题实验3(含一个综合创新实验)  | 1.5(1.5)  | 三  | 春夏  | 
0802051654  | 认识实习  | 2(2)  | 二  | 小学期  | 
0802051655  | 生产实习  | 4(4)  | 三  | 小学期  | 
0036051602  | 金工实习1-2  | 2(1)  | 二  | 小学期  | 
0802051658  | 毕业实习  | 1(1)  | 四  | 春夏  | 
4) 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0802051658  | 毕业论文(设计)  | 8(8)  | 四  | 春夏  | 
4、个性课程 最低选修
A.建议在本专业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可在以下选修课程中选修: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0802041521  | 纳米材料  | 2  | 三  | 秋冬  | 
0802041533  | 航空航天材料  | 2  | 三  | 秋冬  | 
0802041544  | 有色金属合金  | 2  | 三  | 春夏  | 
0802041546  | 高分子材料学  | 2  | 三  | 春夏  | 
0802041548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2  | 三  | 春夏  | 
0802041535  | 能源材料  | 2  | 三  | 春夏  | 
0802041537  | 复合材料  | 2  | 三  | 春夏  | 
0802041534  | 高温合金  | 2  | 四  | 秋冬  | 
0802041562  | 生物及医用材料  | 2  | 四  | 秋冬  | 
0802041541  | 快速成形技术  | 2  | 四  | 秋冬  | 
B.本专业(方向)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和兴趣选修其它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中的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
5、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 最低选修 3 (2)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1400051652  | 材料科学进展  | 1  | 一  | 小学期  | 
1400051653  | CAD模具设计  | 2(1)  | 三  | 春夏  | 
1400051654  | 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  | 2(1)  | 四  | 秋冬  | 
1400051655  | 热加工装备课程设计  | 1(1)  | 三  | 春夏  | 
6、第二课堂 +6学分
1)必修 +2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RK30011198  | 形势与政策实践  | 1  | 二  | 小学期  | 
30031090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0.5  | 一  | 小学期  | 
3003109002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0.5  | 三  | 小学期  | 
2)选修 +4学分
学生可通过参加下面几类实践项目获得要求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年级  | 学期  | 
RK0805081301  | 素质拓展  | 1  | 
  | 全年  | 
RK0805071301  | 社会实践  | 1  | 
  | 全年  | 
RK0805051301  | 科研训练  | 1  | 
  | 全年  | 
RK0805041301  | 学科竞赛  | 1  | 
  | 全年  | 
RK0805061301  | 创新实践  | 1  | 
  | 全年  |